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3月25日6時訊(通訊員 吳密)近日,筆者走進重慶市梁平區鐵門鄉長塘村看到,一排排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被整齊地安置在一個偌大的院落中,閃閃發光的藍色多晶硅組件仰面迎著陽光,吸收著太陽的能量。

“這個村級光伏發電站看起來就像一架‘飛機’,現在它投用后,我們村每年都有收入,有了這些錢能解決村里的很多問題,也意味著我們村越來越好,我們的日子也會也來越好了……”說起村級光伏發電站,鐵門鄉長塘村村民蔣鳳俊滿口稱贊。
蔣鳳俊口中所說的村級光伏發電站是去年4月份開工建設的,歸村集體所有,總投資100萬元,建設面積約1000平方米,主要采用鋼架結構,共用光伏電池板593片,裝機容量1164千瓦,自投用以來運行正常,所發電量已通過380V低壓線路上網,截至目前,村級光伏發電站已為該村收入5000余元。
據了解,光伏發電就是太陽能組件產生的直流電經過并網逆變器,轉換成符合電網要求的交流電后,直接接入公共電網。由于它具有安全可靠、無噪聲、無污染排放、無公害等優勢,國家對此項目建設大力支持。
“村級光伏發電站投用,保證了全村生產生活用電可靠率達到100%,村民用電也得到了有力保障。在長塘村,冬天每天平均能發100度電左右,夏天平均能達到500度左右。全年預計將有10萬度電,可每年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8萬元左右,在管理得當的情況下收益將持續20年以上。”梁平區鐵門鄉長塘村黨總支部書記鄧大飛介紹,村級光伏發電站投的投用,不但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,更為老百姓建立了一座用之不竭的“綠色銀行”。